近日,裝備集團各直屬企業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履行生產、服務等職責,為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增添動力。技術研究院強化責任擔當,多措并舉、持續發力,按下復工“啟動鍵”,開啟生產“加速度”。
北京3號線、12號線駐勤團隊奮戰在河北京車生產一線,與北京本部設計師一起頭腦風暴,隨時溝通現場工作中遇到的各項問題。團隊成員王彩冉已在河北京車連續工作兩個多月,在這期間解決了很多棘手的難題。針對線纜長度等問題,她第一時間與研究院多名設計師視頻溝通方案后,馬上電話聯系外部廠家設計師進行技術再確認。結束通話后,她又趕緊將密密麻麻的手寫記錄整理出最終結果,最終保證了廠家及時批量供貨。
磁浮電車駐勤團隊來自磁浮研究院長沙分院,他們分兩批次到河北京車為磁浮電車及試驗線工程項目提供技術服務。第一批人員負責車輛測速模塊數據和懸浮控制器數據顯示的籌備工作,在保定封城期間,他們在酒店里也沒停止工作,利用筆記本電腦分組保存現場資料、工作日報,確保第二批成員便于開展工作。第二批人員深入河北京車現場緊密銜接前期工作,通過反復測試保證了數據的顯示正常,最終懸浮系統通信協議調試如期完成。
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車駐勤團隊需要在河北京車現場高效處理各項問題。“時間是‘擠’出來的”,這是駐勤團隊成員韓紹華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在設計工作之余,經常往返于各個大部件平臺,與現場師傅討論生產順序、打磨位置、關鍵尺寸的保障等問題。隨著委外部件逐一到廠,他及時調整工作節奏,積極參與部件首檢工作,提出多項設計整改意見,為保證車體生產進度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助勤團隊們用“搶”的勁頭和勢頭,堅持多點發力,持續優化設計工作,提高產品質量,高效與內外部聯動,爭分奪秒搶回項目進度,真正跑出了裝備集團復工復產“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