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書記,快遞放會議室了”,“侯書記,你看我這手機咋黑屏了呀”,“侯書記,看看這篇稿子寫的行不”,“這是俺們村的女書記”......聽著村民淳樸、真切的話語,看著鄉親們一張張寫滿熱情的臉及信任的眼神,侯秀娟深有感觸:“只有真心為群眾辦實事,才能贏得老百姓的認可”。
2021年12月,在裝備集團黨委支持下,來自河北保定京車制造基地的駐村幫扶干部侯秀娟來到霞云嶺鄉三流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三流水村地處北京西南部房山區的深山區,距市區90多公里,這里四面環山,年輕勞動力少,是集體經濟薄弱村。駐村一年多來,侯秀娟“巾幗不讓須眉”,始終堅守深山區“最”一線,她以村為家,赤情為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彰顯了巾幗力量!
回溯剛確定要來村里擔任第一書記的時候,侯秀娟記憶猶新。她說,當時心情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因為作為一名國企干部,能夠為首都北京的發展貢獻力量,是一次全新的挑戰;緊張的是因為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身份,之前沒有農村生活經歷,也沒有農村工作經驗,怕干不好這件事兒,辜負了黨組織的信任,也辜負了全村群眾的期待。
還記得第一次去村子的路上,路途特別遙遠,山路還很崎嶇,不會開車的侯秀娟,忍不住有點擔心工作生活會有不便。但是進村的時候,穿過一條1080米的隧道,她頓覺心情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猶如進入了“世外桃源”,整個村子看起來寧靜質樸、舒適整潔,讓她整個人一下了找到了安心的感覺。接下來的日子,生活上,鄉黨委及時提供強有力保障,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給予了解決,派出單位適時關心關注,村民們的熱情好客,讓侯秀娟很快就適應了三流水村的生活。工作上,她主動了解村里情況,從最開始的完全不知道從何入手,一步一步腳印認真做功課,時刻記得從駐村第一書記四項職責入手,堅持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用一年多的時間竭盡所能地為村里做實事做好事,用熱情和汗水助力鄉村振興。
?
一、抓規范強班子,在建強基層組織中發揮助推作用
在村“兩委”的帶領下,侯秀娟深入群眾,通過勤走訪多交流,了解村里工作實際,明確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她聯合村書記把抓黨建、筑堡壘、建制度、強班子作為開展村內工作的首要職責和任務,利用自己在國有企業黨支部紀檢委員的工作經驗,結合村內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各項會議和活動的紀律規定,規范和嚴肅黨內組織生活,提高了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
她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組織黨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報告,通過第一書記講黨課的方式教育引導黨員遵守黨章黨規,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開展。圍繞“靚環境、樹新風、謀發展”,每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
?
尤其是抗擊疫情過程中,她始終沖鋒在前,組織修訂完善了村級防控方案,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她協助村黨支部成立黨員志愿服務先鋒隊,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她積極聯系派出單位,先后兩次爭取1.5萬元的防疫物資支持,并組織拍攝《三流水村,戰“疫”一線我在崗》宣傳片,凝聚廣大村民抗疫力量。根據精準防控優化調整政策,她圍繞“保健康、防重癥、強救治、優服務”的要求,協調多方資源保證基本藥品供應,倡導移風易俗改變拜年方式,減少聚集,引導村民加快提高疫苗接種率。
??二、作紐帶強宣傳,在推動強村富民中注入強勁動力
裝備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并支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開展,專門聽取侯秀娟關于村內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各級領導多次赴三流水村,針對建立長效機制的幫扶項目考察調研,按照“真心實意、真抓實干、真幫實扶”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抓好工作落實,她主動對標三流水村與裝備集團簽訂的“一企一村”幫扶協議,加強與派出單位、鄉黨委、村黨支部的溝通,積極發揮第一書記“紐帶”作用,助力打造三流水村特色產業。
為擴大紅肖梨、山核桃等三流水村特色農產品的銷路,她優化產品包裝,專門設置感謝卡、產品說明書,溝通相關單位拍攝紅肖梨文化宣傳片,加大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擴大了銷售渠道。一年來,她借助派出單位資源優勢,通過第一書記農產品宣傳推介、工會集采、動員黨員干部“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推廣山核桃、蜂蜜、大豆、紅肖梨等特色農產品,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加15.185萬元。
了解到村里有發展民宿的意向,她積極發揮自身知識、專業等方面的優勢,協助村“兩委”干部,整合閑置院落資源,爭取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助力打造精品民宿項目。如今一期民宿已與第三方運營單位簽訂經營意向書,即將投入運營。二期民宿設計圖紙也已完成,即將開工建設。依托霞云嶺鄉國家森林公園資源稟賦、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三流水村精品民宿項目可為游客提供住宿、餐飲等服務,吸引擴大游客資源,促進林果資源和食用菌等產業消費,可為村民提供餐飲、客房服務和保潔等就業機會。
如今,三流水村在林果產業和精品民宿產業的雙輪驅動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三、促文明強治理,在推動鄉村和諧和美中體現責任擔當
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三流水村加快鄉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三個推動”上,即推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發展,推動駐村移風易俗見成效,推動鄉村和諧和美發展。為切實保證治理能力提升,侯秀娟首先從加強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且較為集中關注的事情入手,深入參與燃氣安全、森林防火、夏季防汛、安全維穩、接訴即辦等社會治理工作。同時,加強意識形態及精神文明建設,維護“大美三流水”公眾號,陸續發表十余篇文章,其中部分被區級媒體采納,既統一村民共識,又成為村子對外的宣傳窗口。特別是探索建立了“次序動員機制”,全面加強村內組織動員能力,實現村事村議、村事村管、村事村辦。如今,三流水村村規民約、三流水村法律大講堂、疫情防控黨員志愿服務先鋒隊、北京市“零酒駕”創建示范村、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樣板單位等都已成為三流水村的“精神財富”和“靚麗名片”。
?
四、辦實事惠民生,在解決急難愁盼中彰顯為民情懷
侯秀娟堅持“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解決百姓難題、用細心為百姓辦事”的原則。她通過走訪,發現村里基礎設施還有待提升,立即協助村里積極反饋情況、申報項目,爭取專項資金扶持,用于改善村內的基礎設施,陸續協助“村兩委”組織實施了村內老舊線路改造工程、三流水村黨建文化舞臺提升工程、村民門前道路平整工程,通過增建水窖、協調凈化水設備服務,讓村民喝上放心水,完成創城工作策劃、申報、實施,多次組織協調防汛期間村中險戶轉移,組織村民義務獻血,推動志愿者服務更上一層樓。
侯秀娟常說,“我身后有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鄉鎮黨委的有力保障以及家人的理解包容,村里的父老都這么信任我,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提升鄉親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我的光榮使命”。